西城區副區長郁治調研殘疾人工作
肢體殘疾人居家康復,精殘人社區訪視、智力殘疾人音樂治療……通過政府花錢購買服務,西城區在2017年開展了28項社會化助殘服務,參與殘疾人達到6萬余人次。2月28日,在推動殘疾人工作開展,提升社會化助殘服務水平中,西城區政府副區長郁治與區社工委、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殘聯及相關試點街道和社會組織到展覽路街道實地調研。
圖為 調研現場
調研中,一行人先后參觀了展覽路街道團結溫馨家園和“慧馨園”溫馨家園,入戶走訪了參與肢體殘疾人居家康復的殘疾老人。團結溫馨家園以服務精殘人為主,由區殘聯與平安醫院合作,常年開展精殘人社區康復和居家訪視服務。“我是精神殘疾,我來到康復站后精神特別好,明顯感到有大家庭的溫暖,現在心氣兒挺高的,因為以前老在家里也沒特別多的事,到這來能跟老師和朋友們聊聊幫我康復,我感覺挺好的”一位精殘人朋友介紹說。在溫馨家園接受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后,許多精神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意愿與能力都得到了明顯的增強。通過專業化系統性的康復訓練,精殘人狀態不斷穩定,其家庭負擔更有效減輕。
圖為 調研現場
“我們中心開展此項服務的一共2個人,負責展覽路街道14名肢體殘疾人,每周輪流入戶為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展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秦玥介紹說。由展覽路醫院承接的肢體殘疾人全面康復服務,全年為100名肢體殘疾人開展每人40次的入戶康復訓練,根據殘疾人具體情況,服務由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同開展。調研中,郁治副區長跟隨社區康復醫生一同入戶,在聽取康復對象服務評價中,就殘疾人康復需求和專業服務供給不平衡的問題與相關人員進行了探討。
圖為 調研現場
展覽路街道“慧馨園”是全市第一家開展智力殘疾人日間照料的溫馨家園,更是全市首個掛牌“陽光家園”的機構。這里還為智力殘疾人開展手工編織、生活能力、文體活動等訓練課程,并引入社會組織開展殘疾人服務。由展覽路街道工作人員苑金波創建的美術干預療法不僅在家園常態化開展,更在西城區溫馨家園綜合試點改革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區推廣。調研中,“慧馨園”的學員們主動為來賓表演了自編的手語歌曲,在展示風采中表達著更多參與社會生活的熱切愿望。
圖為 調研現場
調研座談中,北京七悅社會公益服務中心與北京市西城區公益文化傳播中心分別介紹了在2017年與區殘聯共同開展的政府花錢購買服務和溫馨家園綜合試點改革項目情況,北京高天音樂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介紹了音樂治療項目的開展情況。
圖為 座談現場
調研中,郁治副區長充分肯定了區殘聯工作以及開展溫馨家園綜合試點改革和引入社會組織提升殘疾人服務效能的做法。就提升社會領域的民生服務,郁治副區長在講話中強調,一是要加強多部門合作,相互借勢形成雙贏;二是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促進社會服務效能的提升;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整合提升民生服務的大數據利用;四是深挖社會資源,提升政府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五是加強宣傳,帶動和輻射更多資源參與到社會服務領域當中。
北京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275號B205
盤錦地址:興隆臺區步行街南金瑪正和二層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
總 機:(+86 10) 8214 1116